会养错自己的宝宝吗一位妈妈的自我反思在育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6日 点击:[4]人次
我家闺女今年大三,回顾这么多年陪孩子成长的岁月,可以说有过失望、也有过欣慰。如若让我反思一路走来的教育得失。可以说,在育儿路上,我犯下最大的错是——舍不得用孩子。我家闺女是03年的,今年大三。
作为从农村考学出来,在小城安家的我,骨子里是认可知识改变命运。
在孩子小的时候,在她身上投入最大的资金就是买书了。
我本身喜欢看书,小时候家里条件差,没钱买书,一本书能翻来覆去地去看。
现在条件好转,首要的是让闺女实现看书自由。
一开始,闺女不识字,我更多的是,我读她听。也就是所谓的亲子阅读,后来过渡到她能独自独立阅读。
在哪撒下种子,就能在哪收获果实。
闺女由于看书多,阅读量大,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发表作品,后来尝试写小说,我看了可以说写的像模像样。后面由于学业忙,写作就搁置了下来。
由于闺女在文字里长期浸泡,写作水平日益提高。反正从小学到高考,作文一直是强项,从来没有因为不会写而扎耳挠腮过。
除了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学习也是我主抓的。
给闺女定的学习习惯之一就是,放学回来第一时间写作业。
孩子的作业从来没有拖延过,都是早早完成作业,完成后可以自主安排时间玩耍,九点上床看书睡觉。
从孩子小学到高中,闺女学习习惯好,一路走来可以说是非常省心的。
现在孩子上了大学,才意识到,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忽视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没有培养孩子干家务的习惯。
小时候,闺女也洗过袜子、扫过地、整理房间之类,但我没有刻意培养过。
在我的认知里,总觉得只要学习,其它的事情都可以为它开路。
平日里,她上学后,她房间我会主动帮她收拾,孩子衣服之类的都是我给孩子洗。
扫地等家务活,很少去安排孩子去干,总觉得自己随手都干了,懒得再要求孩子去干。
可以说是我,剥夺了孩子生活习惯成长的机会。
以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干了。
等孩子上了大学,才发现这种思想其实是大错特错。
小时候没人养干家务的结果,就是眼里没活。
以前上学对孩子没要求。
现在孩子大了,她不知道干家务,我开始嫌弃,有了怨言。
但问题是,由于小时候没有种植干家务的种子,她的脑子里压根没有干家务的概念。
我安排家务活,闺女也答应,就是迟迟不见行动。
这就是我包办、过度负责的后果。
导致孩子大了独立性、自觉性差,依赖父母。
遗憾的是,也没有了可塑性。
我开始反思,在教育孩子路上自己的错:
孩子从小学到高中12年寒窗,唯成绩论,各种心疼孩子,包办一切。
宁愿自己多干点,也要腾出时间让孩子多学习多做题。孩子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学习家务方面的功课。
现在孩子上了大学,觉得她长大了,理应分担家务,学习如何做一个成年人。
却没想到,闺女根本没有干家务的习惯,眼里没活。
反观我弟弟家儿子,弟弟从小就让侄子干家务,小学自己衣服都是自己洗了。上了初中,放假期间就还会做饭,味道还不错。
相比之下,我真有点羡慕这样的孩子了。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提醒孩爸孩妈们,爱孩子,从小就得用孩子。
#我来唠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