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育儿路结局漫漫育儿路有的就是一次又一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点击:[6]人次
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搂着孩子说:“宝贝,爱你!”孩子也会亲着爸爸妈妈的脸颊甜甜地说:“我也爱你们!”
长大后,爸爸妈妈拍拍孩子的肩说:“宝贝,爱你,这次要考出好成绩啊!”孩子则羞涩、腼腆地表达:“我也爱你们,争取考好!”
再后来,爸爸妈妈指着孩子的鼻子说:“我们这样爱你,你却让我们很失望”。而孩子不知如何表达,只能带着愧疚将头低下。
最后“宝贝,爱你”的场景,便很难再出现了。
从前,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是给予包容和无限的成长空间,是让孩子能够成为自已。但现在爱的味道变了,爱的背后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控制和索取,爱里有很多的不允许,爱让孩子受到了伤害,最终导致亲子关系剑拔弩张。
那么该如何修缮这样的亲子关系呢?
《亲子关系的重建》告诉了我们答案。漫漫育儿路,有的就是一次又一次亲子关系的重建。作者赵玉萍是中国沙盘游戏实战专家,她写的这本育儿书是用沙盘游戏的实战案例来告知我们一个个育儿的道理。
从事沙盘游戏系列教学和研究工作20年的她,组织心理健康线上、线下培训达10万人次,咨询过的个人、家庭心理案例3万余例。一沙一世界,如果你觉得别的育儿书理论性太强,就可以看看这本以实战案例为主的育儿书,可能会更通俗易懂。
《亲子关系的重建》从5个方面解答了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最困惑的亲子关系问题,同时还包含心理学、心理咨询、沙盘游戏、家庭教育、个人成长、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原声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家长可以从全新的角度解读亲子互动中的冲突和难题,看清困扰孩子内心深处真正的问题。
让父母重塑合理的认知,别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的在亲子关系中,合理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别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你怎么说他“一无是处”,最后他真的会“一无是处”给你看的。
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到一个电影故事,根据内容描写应该是《新警察故事》。这部2004年的电影,主演成龙、谢霆锋、吴彦祖。
好多年过去了,对吴彦祖演的那些内容还历历在目,特别是站在天台上的那一段。影片中他的父亲是高级警官,常对他拳脚相加,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是个废物!”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变成了专与警察作对的犯罪分子。当父亲去逮捕他的时候,他还在骂:“你是个废物,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结局是,阿祖在父亲面前被打死,父亲跪倒在儿子尸体旁悔恨不已,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剧啊。
这位父亲的“你是个废物”“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这两句话,像种子般深深地根植于孩子的心中,让孩子从小就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在父亲眼里做什么都是错的,不如一错到底,结果导致悲剧发生,父亲也只能在悔恨中度过余生。
无论谁看到这里都很痛心,因为谁都不希望事情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事实上,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因为这种错误的认知不容易被人们察觉,它存在于潜意识中,需要我们通过心理学的技巧将“负性自动想法”引出来,让我们看见和觉察到它的存在,进而彻底改变它。
你认为的知识你认为的,你生的就不一定要听你的,在家长身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导致了孩子最后沉默不语,不与父母交流。
所有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父母的问题,只有父母先从认知上觉醒与改变,才是亲子关系改变的真正开始。
打败“情绪的小怪兽”为什么父母明明是爱孩子的,孩子却那么痛苦?
为什么爱会伤人?
为什么孩子看见父母就烦,和父母吵架,甚至打架?
……
因为在我们身体里都有一个“情绪小怪兽”,让我们有时候是魔鬼,有时候是天使。家长和孩子都应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进行自我管理。
当一件事发生后,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认知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最终造成不同的结果。
赵老师举例一个16岁的高中女生,身体上并没有病变,可是她经常感觉头痛、呕吐、腹痛,所以她选择了心理治疗。
她自己本身也是可以感觉到压力的,经过跟赵老师的谈话,老师发现她的问题来源于①爸爸的期待;②数学没考好,心情失落;③自己的严格要求。经过鉴别诊断,她的头痛是焦虑情绪产生的躯体化症状。
咨询结束后,她变得轻松笃定,因为她清楚今后该如何面对头痛,并且有勇气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情绪不是洪水猛兽,这个“情绪小怪兽”是可以被打败的,是可以有很多宣泄口。但是我们习惯克制和隐忍,以至于最后导致躯体化的症状。
身体的提醒和警示,告诉我们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多给自己一点关爱,不被情绪牵动,适当的调节和释放情绪。
培养意志力,戒掉网瘾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被信息网络包围着,手机和网络成了生活必需品,成年人都很难抵挡抖音、微博、朋友圈等网络社交软件的诱惑,更不要说意志力更为薄弱的未成年人。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孩子沉迷手机、沉迷网络游戏,因为在网络世界中他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充满了刺激和诱惑。
活在虚拟世界的孩子让父母们感到揪心,因为父母会担忧孩子会因此耽误学业,孩子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一些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会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
书中举例一个沉迷手机的女孩子,她无法用意志力摆脱手机的诱惑力,写作业总是写到半夜都写不完。因为赶作业,她休息不好,身体和脸色都越来越差,一直被老师批评。当她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受挫后,她就选择关在房间里,沉迷于手机的世界里。
这大概是很多现实生活的缩影,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努力改善这样的状况。赵老师指出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当父母没有足够的智慧和理性来对待孩子的网瘾行为时,就不要用错误的方式控制孩子的发展,父母需要多学习,用智慧的力量给予孩子能量。
第二,诚恳地对孩子道歉,承认自己曾经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伤害,降低对孩子的期待,承诺今后学着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无条件接纳孩子,真正给孩子精神上的支持。
第三,父母双方共同学习不伤害彼此的沟通方式,重建亲密关系,给孩子一个安稳、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样孩子才有精力专注于学习。
孩子戒掉网瘾,那么就要让他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重新得到了满足,通过意志力,通过自律戒掉网瘾,才能让生活重新走上正轨。
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隐藏背后孩子的需求信号,父母要无条件信任孩子,激发孩子自身的能量,让孩子从网瘾中走出来。
父母和孩子要共同培养意志行为,其实,父母改变了,孩子就会改变。首先父母就要远离网络,看会儿书,全心全意陪孩子,和孩子一起有意志远离网络。
用健全的人格带领孩子稳稳地向前走在孩子的一生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婴儿期,需要父母无条件的关爱和照顾;学龄前,需要父母带领着接触“社会”这个新环境;学生时代,需要父母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应对学业;青春期,需要父母慢慢地退场,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
一路走来,人格健全的父母会努力带领孩子稳稳地往前走。而人格不健全的父母则不但没有能力引领孩子,而且会无意识地拉扯、阻碍孩子前进。
孩子并不会在原地等我们,孩子会在出生后以原动力支撑着前进。亲子关系与人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父母因为看见了孩子的痛苦开始改变自我,开始尊重孩子的不同之处,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放手让孩子做自已,让他们最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作为父母要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才能带领和影响孩子。
父母与孩子双赢在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与孩子要共同成长、实现双赢。作者提到我们常在亲子关系中用的比喻,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孩子是土壤中的幼苗。那么什么样的土壤才能让幼苗培养长成参天大树呢?
当幼苗的根在土壤里安营扎寨时,就会充分地吸收土壤里的各种养分。父母原本是一块酸碱平衡、土质肥沃的土壤,但随着幼苗的成长,有一些父母开始急于求成、开始揠苗助长,对孩子施加过多的主观愿望和期待,过度的关注会导致孩子对父母形成强烈的依赖性,出现早熟、发育不良、身体弱、认知不合理等情况,孩子为了发泄不良情绪,会出现沉溺于游戏、不用心学习、逃避责任等偏差行为,以这样的方式来对抗压力。
还有一些父母,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以各种借口和不得已的理由,将孩子从小交于老人、保姆代养,只满足孩子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却严重忽视了孩子的心灵发展和心理健康,甚至有的父母都没有抱过,亲过自己的孩子。长期在严重缺爱和不被关注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产生不配得感,他们感到自卑、抑郁,会逆反家长并出现暴力倾向,他们既不会表达爱,也不会爱自己。
智慧的父母要学会用大爱陪伴孩子成长,给提供良性成长的土壤。
阅读完赵老师通过一万多个案例总结的这五大方面,相信各位父母都一定能找到优质亲子关系的精髓,那就是放孩子成为自己,让孩子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家庭的育儿道路都是不一样的,都要自己和孩子一步一步走来,这是无法完全复制的。发现就错误就马上改正,在错误的路上立马调转回头,进而重建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都收获更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