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作为明朝第七位皇帝为何没有葬在明十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13]人次
朱祁钰作为明朝第七位皇帝,为何没有葬在明十三陵?
朱祁钰,即明代宗,他身为明朝第七位皇帝,却没有葬在明十三陵,而是葬在景泰陵,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朝代,以至于史书都有明朝“远迈汉唐”的说法。尤其是在明朝永乐年间,明王朝的国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并且,我们翻阅史书也会发现,在明朝两百年的国祚中,从未有过妥协的存在,也因为这个缘故,明朝收获了很多好的评价。
但是,历史有波澜壮阔的一面,自然也会有值得深挖的细节。自明朝永乐迁都之后,定下了明王朝天子守边的规矩,也正因如此,明朝历代皇帝生在北京,并且死后也会埋葬在北京的十三陵。但是,明朝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值得深挖的细节,那就是在迁都后,并不是每一个明朝皇帝都葬在了十三陵,有这么一个皇帝就葬在了别的地方。这个人就是明代宗朱祁钰。这个时候,我们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同样是皇帝,为什么朱祁钰没有被葬在十三陵呢?实际上,朱祁钰没有葬入皇陵,还要说起一场兄弟之间的皇位之争。
首先,朱祁钰当上皇帝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为了能够建立一番功业,贸然率领大军征讨当时的鞑靼。但是,朱祁镇显然并不具备先祖的武略。公元1449年,20万明朝大军遭到了鞑靼的合围,瞬间明朝军队土崩瓦解,朱祁镇也沦为了俘虏,这就是后人熟知的“土木堡之变”。可以说这场战败,使得当时的明王朝的朝堂上人心惶惶,同时这场战败,也点燃了当时鞑靼部首领也先重新窥伺中原的野心,一时间整个大明王朝都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当我们回顾这段的历史时候,不禁为这兄弟两人之间的权力掣肘而感到悲哀。尤其是朱祁钰,他本身与皇位没有任何可能,但是在历史的推动下,他当上了大明王朝的皇帝。根据《明史》的相关记载,朱祁钰还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对于皇权的痴迷,最终使得他与朱祁镇之间的兄弟情谊彻底化为了灰烬。同时,也使得他最终成为了迁都北京后唯一没有被葬入十三陵的皇帝。
历史就是这样,封建王朝的历史之中,上演着一幕幕兄弟之间的争斗。尤其是在帝王家,兄弟阋墙的情况经常会发生,或许是对于皇权的痴迷,最终使得朱祁钰与朱祁镇都成为了皇权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