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包衣奴他们是什么人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9]人次
什么是包衣奴?他们是什么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清朝包衣奴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包衣人,简称包衣,或称包衣佐领管领下人,是清代八旗制度下世代服役于皇帝、宗室王公之家的一个奴仆群体,包衣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满洲实录》(清实录)之中 。最初的起源是女真部族的下层成员、统治家族收养、接纳的非血缘关系的家族、氏族成员和部分外戚族众等。如内府完颜氏就曾因与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姻亲关系而被编入包衣 。
许多包衣的二代、三代们担任内务府的高官,替清朝皇帝把握着君王南库,盐道、造织、矿山开采这些重要肥缺;例如曹寅;奴二代们被抬籍后,能够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外向封疆、乃至入阁拜相,例如年羹尧;内务府旗人女人十三、四选秀女,进宫为婢,一朝得了临幸,生了皇上,封为嫔妃,乃至一朝皇上变成继君,变成圣母皇太后的都不怪异,例如乌雅氏、魏佳氏。
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一些包衣阿发展得有实力有社会地位,有一些旗主落破了,看上去的身份错乱了。可是依据八旗包衣体系,旗主对包衣依然拥有身份上的优势。
和坤在乾隆皇帝末期,可谓是权倾一时了吧?可是一次乾隆皇帝留和坤吃晚餐,和坤居然拒绝了,由于他要去为自己的旗主祝寿。乾隆皇帝了解后,不仅没有责怪和坤,还让和坤赶快去。
光绪年间的军机大臣松筠,有一次在十分紧急状态的情形下请了几日假,跑去为自己的旗主吊孝。结果被别人告知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感觉很丢人,自已的军机大臣给一个“小普通百姓”披麻戴孝,真是太丢面子了。可是对待等级森严的八旗包衣体系,也万般无奈。最终灵机一动,给松筠抬了籍,废止了他的旗奴的身份。
因此 清朝,皇室旗主就算再穷困潦倒,碰到达官贵人的包衣阿哈们,那头还是能够扬得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