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电器维修广告图片忆苦思甜灯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点击:[5]人次
刘晓宏小时候记得家里的灯是放在小炕桌上的煤油灯,黄黄的灯苗一闪一闪,把母亲做针线活儿的影子投在墙壁上,大大的;
村里的教室那时没有电灯,上自习人人点着小油灯,因为煤油缺,只能找些柴油点灯,灯苗特别黄,烟特别大,一个自习上下来,满教室全是烟,脸上鼻子上熏得黑黑的;
农村的夏天、秋天是农民最忙的时候,大人们夏收、秋收打场要到很晚,场院上点着能调节灯苗大小的马灯,用树杆子挑起来,把灯挂得高高的;
村里赶集唱大戏的时候,剧团在舞台上挂起了气灯,亮亮的;
六十年代,村子里通了电,我们这些离路近一些的人家安装了电灯,电线拉进屋子里,电灯挂在屋梁上,门口安个开关,开关上拖着长长的尾巴,一拉尾巴,灯就点着了,灯光黄黄的,灯泡圆圆的;
七几年从村里来到武乡一中读书,在教室里第一次见到了像擀面杖一样的“电棒子”,吊在半空中,长长的;
父亲去北京有事,软磨硬泡让带着我去,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大楼上、商店里一闪一闪的串串灯,五颜六色的;
参加工作以后在乡镇当广播员,话筒坏了,把那个能弯曲的杆杆拆下来,上面拧个灯口,通条电线,搞个木工板板,切成四方形状,上面装个扩大器上的开关,底痤上拧四个从卫生所找来的青毒素软盖子,做成了一盏小小的台灯,引得公社好多大干部们非常羡慕。
八十年代,我工作单位的领导去省城开会,人家组织晚会,可能效果非常好,回来后给我们讲感受,除了歌唱好以外,最值得一说的就是人家晚会上有“甩光灯”,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灯一转,叭叭地就甩到了四周的墙壁上,太好看了;
近些年,我们这里经济发展,大街小巷全安装了路灯,主要建筑上安装了彩色轮廓灯,到了晚上从飞机上、高速路上一看,美丽的山区小城。
正月十五闹元宵,我们这里县城、乡镇、村里会成为灯的海洋。东乡有家家户户院子里把半块砖头用红纸围起来里面点上蜡烛的“灯窝的”;西乡会放“天灯”,也就是用坏了的竹窗帘条条扎个瓶子形状的架架,外面糊上纸,倒扣过来吊上蘸了油的布条条,点着了,几个人架 起来上下晃动几下,然后往空中一送,会像热气球一样飞得老高老高。小孩子们会跟着“天灯”满山跑,等到“天灯”落地时,赶快用手扶住不让它侧倒损坏,抬回去重新加点油再次把它“放”到空中;还有武乡最具特色的“顶灯”,以前是把脑袋上的头发剃光了,碗顶在头上,碗里放灯,碗边围红纸,人们排成队形,随着鼓点在大街上扭,后来有所改革,顶灯的技术难度有所降低,保险系数却增加了许多,目前是咱山西独有的民间艺术。
这几年的正月十五更是热闹,家家户户窗子上的“中国结”灯、街道上的迷语灯笼、跑马灯笼、主题突出的电动机械灯、动物灯、建筑灯、大楼上的霓虹灯、树上挂的流动灯,热闹非凡。
现在的灯,品种、造型、名称、功能数都数不清了。品种不仅仅是钨丝灯,还有了日光灯、氙灯、氖灯、汞灯、镁灯、节能灯、金卤灯、溴钨灯、卤钨灯、碘钨灯、脉冲灯、水晶灯、泛光灯、冷光灯、卤素灯、紫外光灯、无频闪灯;
造型不仅仅是圆圆的、长长的,而且有了方的、扁的、正的、歪的、弯的、工艺灯、铁艺灯等造型各异的灯;
名称不仅仅统称为电灯,而且分别有了路灯、客厅灯、居室灯、餐厅灯、床头灯、镜前灯、落地灯、庭院灯、水珠灯、高杆灯、散射灯、吸顶灯、光能灯、风能灯、闪光灯、霓虹灯、探照灯、激光灯、无影灯、聚光灯、信号灯、航标灯、交通灯、提示灯、防雾灯、灭蚊灯、杀菌灯、防爆灯、草坪灯、轨道灯、工程灯、安全灯、应急灯、造型灯、声控灯、光控灯、喷泉灯、台灯、壁灯、射灯、吊灯;
功能不仅仅是用来照明,还有了导航功能、指挥功能、提示功能、美化功能,广告功能、装饰功能、造型功能、治疗功能、调温功能、消毒功能;
现在的灯呀,不仅仅是只用来为我们照明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本就离不开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