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酷资讯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体育

久久育儿知识大全不用每次都大吼大叫4个方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点击:[2]人次

不管是从生活中,还是各种影视剧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歇斯底里的父母和倔强愤怒的孩子,而他们争吵的原因,往往可能只是“没收拾房间”、“看电子产品时间长了点”、“没认真听我说话”等等小事,在这些小事背后,父母和孩子互相指责、大吼大叫,难道亲子之间除了争吵,没有更好的沟通方式吗?

还记得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天,作为父母,欣喜地不知所措。但所有的温情好像从孩子会说话顶嘴、会抗拒安排、会无理取闹时出现裂缝。不懂得讲究沟通方式的父母,在每次生气吼叫后深深后悔;而被影响的孩子有样学样,处理矛盾时也用大吼大叫来支撑底气。

就这么到了青春期,孩子无法掌控了,父母年纪大了,亲子关系的裂缝越来越大,直至再也无法缝补。

其实有这么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能够帮助亲子沟通,并且能解决90%以上父母和孩子的矛盾问题——巧借“游戏力”。

01什么是“游戏力”?

“游戏力”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儿童游戏治疗师、亲子关系专家劳伦斯·科恩博士《游戏力》一书,在这本书里,科恩博士通过大大小小的案例告诉我们,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在表达一种合理的内心需求,只不过有时候他们不懂表达,采用了无理取闹的方式。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的前提,就是读懂孩子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在正确了解了需求之后,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用充满理解与爱的游戏,“玩给他看”、“玩给他听”,在玩耍中帮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帮助孩子重拾自信,健全人格,这就是“游戏的力量”。

02为什么我们需要“游戏的力量”?

一年多的带娃经验里,我发现如果孩子睡醒有起床气,我强行抱起来,他会大哭,需要家人哄很久;但是如果我能陪他在床上玩一会,抱起来时他会很开心。

有一次孩子闹着饭前要吃零食,无可奈何之际,我拿起他的积木,假装都要吃掉,然后塞进肚子里,肚子塞满了,我的模样也很滑稽,然后我告诉他,哎呀,我“零食”吃了这么多,等会吃饭吃不下了怎么办呀?孩子被我逗得大笑,放下零食,乖乖等着吃正餐了。

我没有滔滔不绝地讲道理,也没有利用力量优势强迫威逼,只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孩子知道饭前不能吃零食,这就是“游戏的力量”。

《游戏力》一书中说,对于孩子而言,游戏就是他们的工作,他们可以轻松地出入现实与想象世界,但成年人已经在生活中失去了游戏的能力,所以为了与孩子轻松沟通,我们要成为擅长游戏的父母。

03亲子游戏前,请先改变自己

如果你发现在带娃时,自己经常不受控制地对孩子吼叫,亲子关系剑拔弩张,就可以试试“游戏的力量”了,巧借“游戏力”,首先要做到以下5点:

1、改变自己易爆易怒的心态

在这个竞争压力加倍的时代,年轻的父母普遍焦虑。在育儿过程中,一不小心尝到了“狮吼功”的甜头,便一发不可收拾,孩子在父母的责骂中慢慢变得胆小压抑,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也并不懂如何自愈。

若吼孩子的现象经常出现,父母需要做出检讨:自己是不是真正了解“孩子不乖”背后真正的身心诉求?有没有花心思去陪伴、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将自己的焦虑、对现实不满的燥怒转移到孩子身上?

如果是这样,错的不是孩子,是你自己。就算再忙,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身心俱在地陪伴孩子,有十分钟都行,去观察理解他一言一行背后的意义;也慢慢改变自己的心态,对生活抱有平和的态度,若对生活不满,去纠生活的错,而不要随便把气撒到孩子身上。

2、拒绝吼叫,并及时跟孩子道歉

对于本身脾气就急躁的父母,这一点至关重要。

若不小心吼出来了,就一定要记得马上向孩子真诚道歉。若很难改变自己的语气态度,不妨试试脾气上来时大口深呼吸、或马上叫来家人以回避孩子、或干脆不要说话。

要知道,吼了孩子,他可能臣服于成年人的身高体重优势、臣服于家长不可争辩的威严,但小小的心里也深埋了一颗种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发芽长大,成倍奉还。

3、摆正姿态,作为孩子的朋友而不是父母

想以游戏的力量,轻松与孩子交流,父母就要下放姿态,暂时放掉作为父母的威严,去成为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处于平等状态。

可以借助夸张的肢体动作、语气、面部表情去逗引孩子,或者认真观察孩子喜欢什么游戏,根据他的喜好与他玩游戏,把自己定位为朋友而不是父母,贴近孩子最真实的想法。

4、多关注育儿头条,学习幼儿游戏

现阶段的知识获取有太多渠道,头条/知乎/抖音/公众号等等,在这么利好的条件下,如果作为父母还说不知道和孩子玩什么,那就太粗心了。

很多育儿博主会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育儿心得,有些妈妈则完全记录了自己跟孩子一起玩的各种小游戏,只要有心,用一点点时间,你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玩的游戏了。

5、带着孩子一起保持运动习惯

运动的规则性、竞技性、团队性,使得父母可以把“游戏力"更好更快的嵌入孩子的生活学习中。

带着孩子一起保持运动习惯,一起参与某个运动项目,不仅在运动中促进亲子感情交流,也能改善自己的心情,大量研究证明,常年保持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更容易获得快乐和幸福感,快乐育儿,从亲子运动开始。

04常见亲子游戏的方式

如果家长做到了以上前提,巧借“游戏的力量”与孩子沟通,就容易多了,以下是常见的与孩子“做游戏”的方法:

1、角色扮演

让孩子扮演更高一级的角色,父母可充当弱者,这种方法帮助孩子学会自信、掌握主动权特别见效。

例如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了,回到家里不开心,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宣泄情绪,可以扮演“被欺负的孩子”,而孩子扮演“欺负人的坏蛋”,在欢笑中帮助孩子忘记不愉快,家长也可以趁机观察孩子在角色中的表现,引导孩子如何面对“被欺负”,也不欺负人。

再或者孩子磨磨蹭蹭不愿早起上学,家长可以玩“假装迟到”游戏,扮演会迟到的孩子,而孩子扮演严厉的家长和老师,看看在孩子眼中的自己和老师是什么样子,也能教育孩子守时的重要性。

还有很多可以利用这种方法的生活场景,遇到问题,请家长们不要焦躁,以童真的方式角色扮演一下,你会发现孩子其实懂得很多道理,只是缺一个让他们心甘情愿去做的理由。

2、过家家经典游戏

“过家家”大概是每个孩子都会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孩子可以自我安抚,可以直面现实,可以理解并发泄出情绪。

例如孩子在如厕训练期,总是尿湿裤子,孩子自尊心强,开始逃避现实,拒绝如厕,尿湿裤子后总是无理取闹发脾气。家长就可以跟孩子在玩过家家时,让小人也尿湿裤子,观察孩子是如何安抚小人的,同时他也在安抚自己。

例如现在的性教育启蒙、帮助孩子学习生活技能,都可以通过过家家的游戏让孩子学习体验。

3、唱歌游戏

既然好好说话娃不听,那我们唱出来呢?利用或可爱、或优美、或搞怪的语气声调,把需要孩子干什么、说什么唱出来,孩子肯定会觉得新奇有趣。

唱歌游戏还可以用于倒计时,用于学习记忆新知识,具体家长可以灵活使用。

4、反向激励

如果孩子明明已经掌握了技能却不愿意认真去做,我们可以玩“你不会”游戏。

例如当孩子不认真吃饭、不愿意自己穿衣服的时候,可以试着扮演娃娃对着空气说话,“你们看,他都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吃饭呢”、“我就不信他可以把勺子里的饭舀到嘴里”、“我就不信他可以把外套的扣子一粒一粒扣起来”等等,反向激励,孩子一不小心就“上当”咯。

孩子的世界是多彩又有趣的,游戏是他们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与其长篇大论、锤头顿足,不如就跟孩子玩一场,游戏育儿,快乐育儿。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现代家庭的最大重心所在,相信认真学习利用“游戏力”的父母,他们能够更贴近自己的孩子,在日常沟通中也能慢慢达到与孩子轻松沟通的理想状态,未来可期。

就业与保障杂志社

黑龙江科学杂志社

管理学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