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酷资讯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热爱剪纸的宝宝好不好养农妇自幼学习剪纸近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6日    点击:[4]人次

今年80岁的姚俊梓老人是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受母亲的耳濡目染,她13岁就开始学习剪纸艺术。姚俊梓的剪纸艺术源于生活,取材广泛,有的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有的表现劳动人民丰硕成果,有的展示儿童嬉戏玩耍,有的刻画历史故事与神话人物,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其中的蕴含。

谈起她的剪纸人生,还要追溯到少年时代。姚俊梓老人的母亲当年就是个剪纸行家,常常为人们剪一些鞋花、帽花、蝴蝶之类的东西。

我姊妹好几个,就我喜欢剪纸”,姚俊梓老人说,在以前剪纸这一行属于被人瞧不起的行业,母亲对她学剪纸一直持反对意见,没办法自己只有经常偷偷地学,偷偷地练。

在她的坚持下,母亲终于将自己的剪纸手艺传授给了她,这一剪就是六十七年,六十七年来即使碰到再大的困难,她从来没有中断过。由于剪出的剪纸花样多,手工细,非常传神,姚俊梓老人的剪纸作品在当地很有名气。

对于剪纸,老人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年轻时,白天干活,晚上还要剪纸剪到深夜,老人的行为惹来不少邻里的非议,认为她不务正业。姚俊梓想,既然热爱剪纸,那能不能通过剪纸赚钱养家呢,于是老人就打起了卖剪纸的主意。如今老人依然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去集市上卖剪纸作品的情况。

对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姚俊梓老人来说,剪纸生涯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剪字了。在创作《水浒英雄一百零八将》人物长卷时,面对画面上的千余个字,姚俊梓感觉无处下手,找了几个懂书法的也都不敢为她描摹这些字。没有办法,她只有横下心来看着画面一点点地剪。那段时间,她每天晚上都剪到凌晨三点,硬是用两个月完成这幅作品。

老人家里有七幅长达十米的《清明上河图》剪纸作品,这七幅作品可算是老人的得意之作,是老人耗时多年完成的。老人说,专家评估每幅作品价值高达十二万。可老人没有卖,她说,想给孩子们留一些东西。

现在,老人已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菏泽市某学院剪纸艺术客座教授。她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级比赛中获奖,作品也被许多艺术爱好者收藏。她也多次被一些高校请去给老师上课,老人称,她现在收了8名徒弟,这些徒弟都是老师。

一张红纸,在老人的剪刀下,不一会就成为一幅艺术品(拼版图片)。现在,已经80岁高龄的姚俊梓老人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剪刀,一些喜欢剪纸的孩子来跟她学习,她依然不收一点学费,细心的教他们,老人说,她现在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将剪纸艺术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旅游与摄影期刊官网

空中美语杂志官网

今日自动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