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酷资讯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保定电动车充电器维修电动自行车上楼为何屡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点击:[5]人次

近些年,因为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的事件不断发生,“电动自行车‘上楼’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预防火灾危害,2021年8月1日颁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就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尽管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带来的危害触目惊心,但总有人为了自己的方便选择无视安全隐患。

上海一周内电动自行车致3起火灾,但仍有人“铤而走险”

近日上海一周内因电动自行车发生3起火灾,违法人员全部被拘留。

记者从其中的涉事小区了解到,早在3年前,小区为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在每栋楼下增设了一排充电设施。可改建后,还是有不少居民因各种原因,仍将电瓶带至家中充电。

涉事小区的对面是金榜家园,这里是带有电梯的小高层建筑,为防止居民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内,这里在电梯内加装了“梯控系统”,一旦有居民推着电动自行车上电梯,电梯会停止运行。

虽然有了“科技赋能”,可还是挡不了个别居民的“铤而走险”,一些居民进电梯时故意用雨伞遮挡摄像头,避免被摄像头准确识别手中推的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近几年不合格率较高

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使用第一大国,每4人就拥有1辆电动自行车。

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起火导致的火灾事故连年增长。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不言而喻,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各地的火灾事故中, 80%是在过度充电或彻夜充电时发生。除了消费者私自改装、不当充电这些行为,很多起火爆炸的事故,其实就是电动自行车电池本身的质量不合格引起的。

除了电池本身的质量不合格,不少电动自行车火灾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威胁安全的配件,就是电动自行车充电器。记者注意到,关系到安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器,这几年的不合格率却很高。

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技术总监 叶震涛:2018年为了提高充电器质量定了一个国家推荐性标准,但是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回避了这个标准。主要的原因,这个标准要求比较高,里面有过充保护,还有超温保护,还有发热量的限定等等。

因为没有强制性,不少企业对这个标准选择性忽视。同时,超过半数企业规模较小,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定位,决定了产品的低成本特点。

记者看到的一些充电器电路板,结构简单,元器件相对较少、较小,没有温度控制器件,更是缺少过充断电和超温保护的运算芯片设计,成本核算下来,出厂价连20块钱都不到。一般来说,电动自行车充电器3年左右就要更换,而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再次购买充电器,不会去买整车随配的充电器,而是为了图方便或价格实惠,到电动自行车销售店、维修店购买,或者在电商平台购买。

电动自行车相关配件的质量良莠不齐,决定着电动自行车“上楼”的行为更具风险和危害。

电动自行车“上楼”为何屡禁不止?

尽管电动自行车“上楼”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上楼”现象依然屡禁不止。记者调查发现,导致电动自行车“上楼”的原因有很多。

小区没有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及充电桩,居民无处停车、无处充电;小区在安装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和充电桩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居民反对,安装受到阻碍;小区是有停车棚及充电桩,但由于停车费用和充电费用高,居民不愿使用。电动自行车“上楼”问题屡禁不止,治理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但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底线,多部门协力解决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让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方便、放心是关键

电动自行车充电对居民来说是刚需,如何让居民充电方便和放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保定市清苑区阳光国际A区,结合小区实际和居民的各种担心问题,扩容车棚面积,增加充电桩数量,加强维护管理投入,对居民关心的充电价格进行明码标价。同时,用科技手段,对进入电梯内的电动车进行劝阻。通过一些便民和引导措施,不仅充分满足了小区2500多户居民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需求,电动自行车“上楼”问题基本消除。

电动自行车“上楼”带来的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

为消除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 4月14日,河北省印发了《防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工作方案》,明确提出:2024年4月16日至4月30日为劝阻摸排阶段,5月1日至11月30日为治理推进阶段,12月1日后为长效管理阶段。这项工作将在河北全省范围内展开,从根本上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本周也将启动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健全标准体系,强化认证管理,规范充电费用,强化生产企业质量管控,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各环节安全水平。

治理电动自行车“上楼”难题应该多管齐下。

首先,期待已经立项的锂电池强制性标准能尽快出台,让那些把质量安全抛在脑后的企业没有空子可钻。

其次,消费者也要严格遵守电动自行车使用办法,不违规改装、不“上楼”充电、定期检测电池。

另外,小区也应完善硬件设施,采取增加电动自行车存放地点,设置充电防盗设施,依法收取合理费用等方式,将电动自行车留在楼外。

总之,只有多方共同协作,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电动自行车“上楼”顽疾,守住安全的防线。

文存阅刊

产业科技创新

匠心

艺术家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