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酷资讯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清官场流行议罪罚款制度犯错后缴议罪银即免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8]人次

清官场流行议罪罚款制度:犯错后缴“议罪银”即免罪

清乾隆年间,官场上流行“议罪罚款”制度,说白了,议罪罚款制度就是官员犯了错,上缴一笔“议罪银”便可免罪。《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卷四十八明载:

“官员承问引律不当,将应拟‘斩’、‘绞’人犯错拟‘凌迟’,及应拟‘监侯处决’人犯错拟‘立决’者,承审官降一级调用,审转官降一级留任,臬司罚俸一年,督抚罚俸六个月。”

议罪罚款制度开始施行时,目的只是针对一些较小的过错,在尚不足以撤职降职的前提下使用,让官员感到有点肉疼,以便从此更加严谨为官。但后来事情悄悄发生了变化。来看当时被罚款的封疆大吏李质颍给乾隆帝的奏疏:

“奴才于浙江巡抚任内未行奏参王燧,情愿罚银十万两;粤海关监督任内奏事错误,情愿交银二万两;四十六七两年关税盈余短少,部议赔银三万六千余两;广东盐案不实,情愿罚银十万两。

实在不行,也可以走上层路线,通过皇帝的大管家和珅来完成。和珅一辈子没做过地方官,没有在基层刮地皮的经历,却坐拥海量财富,是何原因?据靠谱的专家分析,这些财富大部分来自于“议罪银”的回扣或者是通过给皇帝和官员拉皮条得来。

和珅与其助手福长安,曾经专门为奇丰额给皇帝上过奏疏。奏疏说奇丰额在织造任内包庇下属被追查,“今情愿罚缴银四万两,并求转奏赏给苦差”。意思是希望缴罚四万两白银免罪,再给个官当,即所谓“赏给苦差”。

奇丰额这样通过和珅给皇帝上奏。和珅在这中间能白替他传话吗?少给了都不行啊。乾隆皇帝批示,知道了。其实就是认可了。

当时,有个叫尹壮图的官员,对“议罪银”意见很大,上疏请求“永停此例”。乾隆虽然生气,但也不好否认此事,便振振有词地睁着眼睛跟尹壮图说瞎话:

第一,尹壮图奏请永远停止罚银之例,想法不错,值得肯定;第二,各省督抚难免偶有过误,且又非贪污受贿之罪,若因此革职查办,一时找不到替代者,从爱惜人才的角度考量,可以用罚款的方式进行薄惩;第三,罚缴的议罪银都留为地方工程之公用,以利一方百姓;第四,凡是贪纵营私的督抚均绳之以法了,从来没有以罚银幸免的人。

尹壮图自然不服,继续上疏跟乾隆斗嘴。乾隆可不惯着他,不久就把他革职了,直到嘉庆皇帝主政,才恢复其职务,但议罪银造成的危害,却再也抹不掉了。

新美域杂志社

养生保健指南

就业与保障官网

中外企业文化版面费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西部学刊

河北画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