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酷资讯网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父母必备育儿心理在育儿路上父母和孩子相处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4日    点击:[3]人次

文|豆妈Echo

只要父母还在,孩子永远都是孩子。

在育儿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一个心态:孩子要听我的。

养成这样的习惯很正常,毕竟在孩子独立之前,我们要替他们做很多的决定:每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吃多少,什么时候该睡觉,要看什么绘本,去哪个幼儿园上学……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会长大,他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一切事物,尤其是孩子。

1.把孩子当孩子允许孩子偶尔的幼稚和依赖,这是每个人正常的心理诉求。

小时候,孩子会黏在我们身边,说着“妈妈抱抱”“爸爸举高高”,时不时地“吧唧”在脸上亲一口。

但是突然从某天开始,孩子再也不缠着我们抱抱亲亲了,这不代表他以后再也不需要这样的亲密接触,而是他需要另一种方式表达爱了。

孩子长大后,我们反倒不太好意思直接和孩子说“爸爸妈妈爱你哦”这样肉麻的话,但不管孩子多大,都有“肌肤接触”的需求。

比如一起走在路上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牵手,比如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或者比赛,结束后和孩子拥抱,这都是适合我们和大孩子之间表达爱的方式。

不管长到多大,孩子的内心永远住着一个渴望被父母关爱着的孩子,适时的表达爱,能让孩子的内心更加坚韧,更有力量。

而缺爱的孩子往往会在成年后和父母慢慢疏远,同时又很容易接受来自他人的爱。

2.别把孩子太当孩子在有些事上,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把孩子太当孩子,比如孩子要自己吃鸡蛋,我们会说“你别自己拿着吃了,回头噎到”其实他的同龄小伙伴都可以自己拿筷子了;比如孩子想要自己骑滑板车,我们会说“妈妈扶着吧,回头摔了”其实和他一样大的小朋友骑三轮车都很厉害了……

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努力长大。别把孩子太当孩子。如果我们始终觉得孩子不如我们,试想一下以后呢?

等孩子的知识水平比我们还要高的时候,是不是还能有底气说出一句“你还小,不懂,想当年你爸我……”?

我们必须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时代理念总会退步,坦然的承认孩子的知识水平比我们高,不拿“父母”的身份让孩子服从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我们比孩子们多的只是时间上的阅历,想想我们有时在极力反抗自己父母的时候,也有无奈的心情。学会接受孩子不同于我们的思想,是我们需要做好的思想准备。

3.不哭不代表勇敢,坚韧的心才是豆宝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摔倒是家常便饭,那时我都是在一旁看着,什么都不说,最多让他拍拍身上的泥土。他摔疼了自然会哇哇大哭着让抱抱。

后来有一次,有个老太太在一旁夸奖他“这孩子真勇敢,摔了都不哭”他感受到了赞扬的情绪,后来摔了果然撇嘴忍着也不愿哭出声来。

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孩子摔倒,都会说“没事,自己爬起来”,孩子自己站起来不哭,都会夸“真勇敢,摔了都不哭”。

贴了“勇敢”的标签之后,我们会发现,孩子受人欺负都不会哭出声。也许孩子担心哭了在父母心里就变得不勇敢了,也许是觉得哭让自己没面子。

这其实是剥夺了孩子正确表达自己情绪和感受的能力。对孩子未来面对困难时的逃避心态提供了便利:我担心你们说我不勇敢,所以我就不尝试了。显然,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让孩子学会释放,认清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明白自己的实力和弱点,才能有更好的心态,百折不挠。让孩子有一颗坚韧的心,在面对生活困境的时候,才能勇敢向前,百战不殆。

豆妈寄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改变:孩子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开始叛逆;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孩子要求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孩子懂得越来越多;孩子的生活目标更加明确……

我们除了做好心理准备,更要明白,这也是我们学会慢慢放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不舍,失落,但更多的是对孩子越发独立的欣慰。

满足孩子内心对爱的需求,给孩子最大的独立空间,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设,这不仅给了孩子足够的尊重,也能收获孩子对我们的尊重。

我是@幼儿养育说 ,家有萌宝,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父母自我成长。和我一起,解锁更多育儿知识,期待并感谢您的关注。

艺术品鉴期刊

数字化用户杂志官网

知识文库版面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