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钱谦益创作的初学集为什么被乾隆销毁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9]人次
清初钱谦益创作的《初学集》为什么被乾隆销毁?
乾隆虽然写诗不行,但是还是很会欣赏好东西的,他曾下令销毁钱谦益创作的《初学集》,《初学集》又称《牧斋初学集》,是谦益创作的作品集,其主要原因就是写的不行。
诗集别有钱曾的《初学集笺注》二十卷,刻于清初,与瞿本略有出入,词句也互有异同,后有翻刻本。乾隆时书遭禁毁,清末宣统二年,邃汉斋始以明瞿刻本与笺注本两相对勘,作了校订,并加按语,合两本为一,以铅字排印。二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刻《初学集》,列入《四部丛刊》。
内容简介
《初学集》是钱谦益入清以前的诗文结集,为明亡时之作。其诗在内容上突出表现了对东北边祸的关切(如《寄东江毛总戎》、《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八首》之《白沟河》等),也有的诗表现了对宦官和权奸的痛恨(如《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开遐途次感泣赋挽词》之四、《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之《琉璃河》、《文状元文起》、《昌平州唐罚去华故里》等)和对抗敌将相忠正人物的赞扬。
集中的一部分诗是对山水景物的描绘(记游诗),如黄山游诗。另外,颇以风流自赏的钱谦益,当然也不会忘记在诗中描述其与名妓柳如是的交往,凡此种种,可见题材是多样的。
作品鉴赏
在艺术上古近体皆工,并能作百韵以上的排律,继承了杜子美、元稹、白乐天的传统。总论之,其诗七言胜于五言,律体胜于古体,具有雄伟、奇诡、温婉、?丽等各种风格。从古乐府到唐宋名家大家,无所不窥,无所不取,无所不舍,终自成一家。
可以看出许多问题来。表面看来,乾隆皇帝之所以下令禁毁钱书,是因为鄙薄钱谦益的人品,认为他既为明臣,又附清廷,于人臣大节有亏,并“为世道人心起见”,才做出这一决定的。理由真可谓冠冕堂皇了。可事实尽如他所说吗?不错,钱之人品的确有为人不值之处,但真如其所言,为何钱投降之日,要纳降他,并授以高官呢?
或曰:为了政治的需要。那么,横加指责其为人,并为“天下人心计,而禁其书”,是不是也出于政治考虑呢?答案是明摆着的。清皇室夺取政权之初,用胡萝卜加枷锁的手段,迫明室旧臣入朝为官,以笼络汉人,巩固王权。
而一俟天下太平,皇帝们又要求臣民们对自己忠心不贰,于是,对于像钱谦益这样的人采取鄙视的态度,并且还加上儒家纲常名教的审判,以戒效尤。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修《清史》者增立《贰臣传》命修《清史》者增立《贰臣传》,并下令特列钱谦益名于《贰臣传乙编》,以使其不得与投顺清朝后屡建功业的洪承畴等人相混。这种“卸磨杀驴”的手法是所有的封建统治者惯用的驭臣之术。由此,谁还敢小看那些出身关外骑射游猎民族的满族封建皇帝呢?